网站排名上不去?这些优化技巧你可能忽略了
说实话,每次看到同行网站稳居搜索第一页,而自家精心设计的企业官网还在第三页苦苦挣扎,我都忍不住想摔键盘。这感觉就像参加马拉松,明明练得最狠,结果起跑线比别人落后两公里。
那些年我们踩过的排名坑
记得三年前帮客户做优化时,犯过最典型的错误——把首页塞满关键词。"优质服务""行业领先"这类词恨不得每段出现三次,结果搜索引擎直接判定过度优化,排名不升反降。现在想来,搜索引擎的算法就像个老学究,你越刻意讨好,它越觉得你别有用心。
最近有个做机械配件的老客户找我诉苦:"内容每周更新,外链也没少做,怎么排名就是卡在20名左右?"看完他网站我就乐了——所有文章配图都是清一色的产品特写,连ALT标签都懒得写。这好比去相亲穿拖鞋,再好的条件也白搭啊。
真正有效的优化三板斧
1. 内容要"说人话"
千万别学某些企业把官网写成产品说明书。我见过最夸张的案例,某企业把ISO认证标准全文贴在"关于我们"页面。试问哪个客户会搜"GB/T 19001-2016条款解读"?换成"我们如何保障产品质量"这种口语化表达,收录量直接翻倍。建议每篇文章都先自问:普通消费者会这么搜索吗?上周帮餐饮客户把"预制菜标准化生产流程"改成"外卖料理包安全吗",长尾词流量暴涨300%。
2. 技术优化是隐形推手
去年接手过个奇葩案例:网站设计炫得像科幻大片,结果加载要8秒。用工具一查,首页图片居然没压缩,单张5MB的banner图就有三张。压缩到500KB后,跳出率立刻从70%降到35%。这些细节最容易被忽视: - 移动端适配是否到位(现在60%流量来自手机) - 内链是否形成网状结构(别让重要页面成孤岛) - Schema标记用了吗(能让搜索结果多出星级评分)
3. 外链贵精不贵多
早年间流行群发外链,现在这招等于自杀。有个客户买了200条垃圾外链,第二天排名直接消失。现在谷歌更看重相关性,比如你是做少儿编程的,在教育类论坛的签名档链接,抵得过50个无关站点链接。我常用的野路子是:找出竞争对手的外链来源,用更优质的内容去同样的平台获取链接。这招屡试不爽,相当于站在巨人肩膀上摘苹果。
那些玄学般的排名因素
有时候优化就像煮广东老火汤,火候不到就是差口气。有次给客户做完所有优化动作,排名纹丝不动。结果两个月后突然冲进前五,后来才明白是累积的权威值终于达标。
还有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变量: - 用户停留时间(内容够不够"粘人") - 点击率(标题有没有勾人) - 内容更新频率(别学某些企业三年不更新新闻)
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:在文章里适当插入视频,平均停留时间能延长40秒。不过千万别自动播放,被用户秒关反而扣分。
写在最后的小建议
做优化最怕两件事:一是盲目跟风算法更新,二是把SEO当一次性工程。去年有个客户非要学别人做语音搜索优化,结果他们目标客户都是50+岁传统行业老板,这不多此一举吗?
记住啊,搜索引擎终究是为人服务的。与其整天研究算法,不如多站在用户角度想想:如果我是客户,会怎么搜索?需要看到什么内容?当你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,排名提升只是水到渠成的事。
(掏出小本本记重点的功夫,发现窗外天都黑了。这些干货要是早点知道,当年能少走多少弯路啊...)